时间:2022-09-24 03:02:23 | 浏览:5133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实习生 胡媛媛
为中国冰雪创造历史的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冠军谷爱凌,近日成为全民追捧的明星。这位不到18岁的天才运动员,给国人带来无数惊喜。
尽管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谷爱凌”,但实际上这位天才少女并非“一夜成名”。早在2017年开始就有媒体对谷爱凌的故事进行报道。2019年6月,谷爱凌宣布代表中国冲击冬奥奖牌之后的几日,国家商标网便出现了对“谷爱凌”商标在多个品类上的注册申请。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发现,目前,教育娱乐、广告销售等11类商品和服务中“谷爱凌”商标均获得注册,但在冰鞋、滑板等滑雪类用品上的申请未获通过。
知识产权专家认为,“谷爱凌”已获得注册的商标很可能存在恶意抢注、囤积等不正当行为,谷爱凌本人、其他单位或个人均可以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两年前宣布代表中国冲击金牌,“谷爱凌”马上被他人申请商标
中国商标网共有28件“谷爱凌”名称的商标申请。从2019年6月10日持续到2021年3月21日。
28件“谷爱凌”商标,最早申请的为2019年6月10日。 本文图片均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
最早的申请是一家名为“东海县曲阳乡蒋红雨书店”的主体,其在28类“健身器材“如(冰刀)冰鞋;滑雪板、轮滑鞋、滑雪杖、滑雪单板等商品上,注册“谷爱凌”商标。该商标申请受理后,经过两年多时间进行“补证明”“协商”等程序,在2021年12月18日被驳回。
谷爱凌商标在滑雪用品上未获注册。
同一天,位于吉林省敦化市的叫“张帅”的个体,也在28类“玩具、体育活动器械、竞技手套、轮滑鞋”等商品上,以及25类服装鞋帽等商品上申请“谷爱凌”商标。该商标均被驳回。
但“张帅”当天在另外11个类别上的“谷爱凌”商标申请均获通过。这些类别包括广告销售、教育娱乐、皮革皮具、手工器械、绳网袋蓬、布料床单、科学仪器、运输工具、甚至家具、灯具空调、厨房洁具。
中国商标网显示,除2019年6月10日,“东海县曲阳乡蒋红雨书店”和“张帅”率先申请15个“谷爱凌”商标外,2019年6月27日开始至2021年3月21日,陆续有“承德市伯乐投资有限公司”“郑子玉”“镜湖区奈宝广告设计工作室”“天津芳芳和多多科技有限公司”等四个主体,也在多个品类中申请了12件“谷爱凌”商标。但这些商标均处于驳回、无效或等待实质审查状态。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上述最早的商标申请的前几日,2019年6月7日,中新网刚刚以《15岁美国天才滑雪运动员入籍中国 有望冲击冬奥金牌》为题,报道了滑雪天才少女谷爱凌日前加入中国国籍、有望奥运夺金的故事。
当日,新京报等媒体也详细报道了谷爱凌过往世界大赛成绩,期待代表中国出战冬奥会。通过报道,谷爱凌“3岁时开始学习滑雪,9岁就拿到全美少年组滑雪冠军,刚满15岁在世界杯夺冠”的故事,广为人知。
而早在此前,2019年2月18日,央视网也发布纪录片《冰雪之巅》记录这位天才少女的成长之路及其北京冬奥梦。
更早的2017-2018年,环京津网、新浪体育、网易新闻、中国体育报等均对谷爱凌进行过报道。
专家:明显的抢注,个人和单位均可申请商标无效
澎湃新闻注意到,2020年疫情期间,多个主体申请注册了“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李文亮”等涉疫情、人名商标,国家知识产权局于当年3月3日对这类恶意注册的63件商标依法驳回。
2020年12月四川甘孜藏族小伙“丁真”走红,多个主体抢注“丁真”商标,2021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公布驳回包含“丁真”字样的78件商标。
2021年8月,针对全红婵、杨倩等奥运健儿姓名商标被抢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驳回。
澎湃新闻此前多次报道,针对商标抢注、囤积乱象,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一直高度关注并加强整治,
然而,对于“谷爱凌”姓名商标的抢注,则上溯到了三年前。一方面,谷爱凌至今知名度最高的时刻是此次在北京冬奥会夺冠,另一方面,多家媒体的报道显示,谷爱凌早在2019年甚至更早前,就已经在冰雪运动圈内赫赫有名。那么,2019年6月10日张帅等人申请注册“谷爱凌”商标,是一种恶意的商标抢注行为吗?其商标效力如何?
在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式辉看来,这是一种明显的抢注行为。江苏简文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智庆也认为,“很显然注册人早在三年前就已经看到了‘谷爱凌’商标的巨大商业价值。谷爱凌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只能说注册人的商业意识比较强,但是不能否定,其主观具有利用谷爱凌知名度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恶意。”
赵智庆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抢注者行为。第一,从谷爱凌本人姓名权的角度。其作为创造历史的奥运冠军,并非“一夜成名”。早在2019年6月,谷爱凌的知名度已经相当高了,从商标的独创性角度,“谷爱凌”三个字不是普通的词汇,而是具有相当的独创性的文字,相关主体抄袭他人姓名的主观目的非常明显。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谷爱凌本可以申请自己姓名商标,现在却被人抢注。
第二,从“谷爱凌”商标在多个类别上分别进行注册的角度。若申请人是出于完全与奥运冠军谷爱凌无关的原因,正当申请了“谷爱凌”商标,那么,其批量申请12个商标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超出使用需求?若没有正当理由,则其抢注的主观恶意明显。国家正在积极打击商标囤积。对于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申请,是直接驳回。
澎湃新闻注意到,商标审查机构对于“谷爱凌”商标的注册,实际上保有一定的警惕。如2019年6月10日第一个申请的“东海县曲阳乡蒋红雨书店”,其申请在“(冰刀)冰鞋;滑雪板、轮滑鞋、滑雪杖、滑雪单板”等滑雪用品上注册“谷爱凌”商标,并未获通过,而是被驳回。
当天,吉林张帅申请在13个类别中的“谷爱凌”商标,在“健身器材”和“服装鞋帽”上的也被驳回,但是,张帅在另外11类上申请的商标获得了注册。
谷爱凌商标在“药品零售或服务”、“运动员的商业管理”上获得注册。
赵智庆说,“这11件商标如果推向市场,将会造成很不良的社会影响。因为消费者很可能造成误认,他们可能出于对谷爱凌的热爱、认可,而误购‘谷爱凌’牌商品或服务,实际上该商品或服务根本与谷爱凌无关,也没有得到其本人的授权。同时,‘谷爱凌’牌商品或服务的出现,对于同业竞争者也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
赵智庆表示,根据《商标法》四十四条,已经注册的商标“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局可以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也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马式辉认为,上述11件“谷爱凌”商标存在囤积嫌疑,最高法最新行政裁定文书显示,“大量囤积商标,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情形。”
所以,“已经注册的‘谷爱凌’商标,谷爱凌本人可以损害姓名权为由,向商标局申请该商标无效;其他个人或单位,也可以提出该商标无效。”马式辉说。
责任编辑:崔烜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
每经记者 梁薇 每经编辑 杨翼8月8日已过,传闻中的观致汽车新投资者并未浮出水面。根据7月中旬,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公布的《观致汽车有限公司25.5%股权股票转让公告》显示,持有观致汽车50%股份的芜湖奇瑞汽车投资有限公司拟转让所持的一半股权
来源:人民网关注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一直是很多家长和医生共同探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身体还在发育,加上学业负担重、近距离用眼需求多以及不注意用眼卫生,进而引起视力下降,形成近视。 近日,
中新网成都6月4日电 (记者 王鹏)近日,“成都女孩近视1500度与过量摄入甜食有关”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近视为何与过量摄入甜食有关?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邓铂林4日告诉记者,过量摄入甜食会影响人体对钙的
新华社南昌6月6日电(记者李美娟)“几乎每个月我都能遇到这样的孩子,第一次来我们医院做眼部检查,就是400度甚至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副主任邓燕说,这是拖延的结果,起码拖了两年以上。“近视是一种病,拖不得,应
【科学预防近视 看看眼科专家的建议】 01用眼注意劳逸结合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避免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即使是看纸质版的阅读物,也应该尽量缩短持续阅读的时间。向窗外远眺,多看看远处的物体和绿色的植物。视远与看近相结合,放松眼部肌肉,使眼睛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董童)孩子在看电视或黑板时,会习惯性“眯眼”;看书或玩手机时,会不由自主地靠近目标;长时间用眼后,还会时不时地用手揉眼睛或频繁眨眼……这些征兆,作为家长是否有所注意?对此,人民网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北京同仁医院眼
本文专家: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防治科副科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硕士生导师 何鲜桂(健康时报网端部记者 齐钰)2018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近视问题。不想让孩子近视,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预防近视从零岁开始孩子近视的预
相关数据显示江苏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6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孩子如何正确用眼护眼?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严峻。其中,高中生近视率最高,为81%;小学生近视率为36%;6岁儿童近视率也有14.5%。专家表示,小孩近视
孩子说看不清黑板,去医院做散瞳验光检查会伤害眼睛吗?防止近视加深,防蓝光眼镜有效吗?保护视力有哪些好的方法......你关心的这些问题,跟教育小微一起来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视光师李岩怎么说↓↓↓01眼睛就像智能照相机我们的眼睛就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林苗苗 侠克)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少人希望借助手术来摆脱近视带来的诸多不便。近视手术到底能不能做?怎么做?在第18个世界视觉日之际,记者采访了多位业界知名专家,来听听他们怎么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