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重磅!《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修改重点突出,亮点多多!(附规划图)

2022-10-07 18:54:06 1519

摘要: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公布,《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7年修订)尘埃落定。消息传来,大同民心振奋翘首企盼,这次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新亮点?9月30日,市规划部...

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公布,《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7年修订)尘埃落定。消息传来,大同民心振奋翘首企盼,这次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新亮点?9月30日,市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为市民细说端详。

城市总规修改势在必行

近年来大同城市建设不断提速,同煤集团和南郊区“两区改造”(采煤沉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及工业园区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城市扩张的步伐,人口总量和用地增速均已超出2006版总规。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山西省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镇化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发展要求和区域格局的变化为大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更好地应对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有效指引大同未来城市建设,2013年7月本市启动了《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修改工作(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规修改重点突出亮点多多

此次总规修改在编制过程中,注重生态优先、城乡协调、资源节约、公平和谐等理念,充分征求专家、公众、部门等多方面意见,并依法进行批前公示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总规修改成果——《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7年修订)。但此次总规修改并非全面调整2006版总规涉及的所有内容,而是在评估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不适应今后发展需要的部分强制性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修正,对重点内容进行了修改。

城市性质定位明确 总体规划确定大同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能源基地,晋冀蒙交汇区中心城市。

合理调整城市规模 适应大同发展规律和城市实际发展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人口规模预测中资源承载力和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规划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为16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54平方公里。

增加 “三区四线”生态空间管制体系

针对现有生态空间管控力度不足的问题,此次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增加了“三区四线”控制体系,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城市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并提出了相应的空间管制措施,进一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和城乡生态格局相互协调。

“三区”:规划确定禁止建设区面积约952平方公里,限制建设区面积约1057平方公里,适宜建设区面积约361平方公里。

“四线”:城市绿线纳入了大同公园等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以及生态绿地;城市蓝线纳入了御河、十里河、口泉河等主要地表水体;城市紫线纳入了广府角历史文化街区、鼓楼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历史建筑等保护范围;城市黄线纳入了水源地、公共交通设施、环卫设施、供电等基础设施用地。

科学配置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规划深入研究了市域范围内中心城区、县及乡镇的资源禀赋,按照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主三副,一轴一带”

“一主”即大同市中心城区;

“三副”指左云县城云兴镇、阳高县城龙泉镇、浑源县城永安镇三个带动片区发展的次区域中心城市;

“一轴”,即区域中轴,其东西向横跨左云县、大同都市区、阳高县和天镇县,依托由快速路、国道、铁路等陆路交通干线组成的复合交通通道,串联中心城市、龙泉镇、玉泉镇、罗文皂镇等重点城镇;

“一带”,即特色经济发展带,其南北向纵贯左云县、中心城区、浑源县、广灵县和灵丘县,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和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大同实现转型发展。

大同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确定为“两河三城”

“两河”即御河文化生态带、十里河城市活力带;

“三城”即老城、御东、口泉三个城市综合片区。每个综合片区构成完整的产城组团,在承担区域功能分工基础上,实现片区内部职住平衡。

完善交通体系夯实基础设施

结合市域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布局,对市域综合交通进行了梳理优化,在继续加强对市域内部交通体系与大运高速、大呼高速、得大高速、天大高速、京大高速、京包铁路、大秦、大准铁路、云冈机场等区域性重大交通设施衔接的基础上,规划了大西高铁、大张高铁、阳高县大白登机场;预留了大同至保定、呼和浩特的快速铁路通道等区域性规划交通廊道,全面建立与市域城镇空间、产业布局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交通体系,支撑大同市对接京津冀、快速连通对外口岸; 远景考虑建设城区轻轨。

进一步梳理了城市供水水源,明确引黄水源为城市主要水源;深化了综合防灾规划,重点深化采矿沉陷带来的地质灾害防治内容;完善了城市供电、供气、供热、排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规划,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附:规划图

点击可看大图

记者 邸东芳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